设为首页    |    收藏我们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苏州市五洋文化礼仪有限公司 > 新闻资讯 > 苏绣大师梁雪芳:将毕生献给苏绣
苏绣大师梁雪芳:将毕生献给苏绣
苏州市五洋文化礼仪有限公司   2014-09-23 14:35:42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梁雪芳

梁雪芳作品《尔若盛开》

梁雪芳作品《荷韵》

        苏州镇湖,这个坐落在太湖之滨,山清水秀、风光迤逦的小镇,是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苏绣的故里。在云集了四百多家绣坊的镇湖“绣品街”上,一处挂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织绣创新中心”牌匾的绣庄显得与众不同,这里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梁雪芳的刺绣工作室。

  “对镇湖绣娘来说,做刺绣是最开心、也是最美的工作。”个头不高的梁雪芳言语朴实,但一提到最钟爱的苏绣,她身上不仅散发出传统绣娘的端庄与娴静,同时不乏新时代女性的干练与自信。“苏绣是一门古老而复杂的手艺,如何让苏绣能够传承延续、不断创新,能够走出镇湖、走向世界,跟上时代的潮流,将是我毕生探索追求的方向。”

  十年磨一剑,从农家绣女到高级工艺美术师

  还未走进梁雪芳的工作室,记者便看到窗边一位白发苍苍、挽着发髻的老奶奶伏在绣绷上,一针、一线,细致地做着刺绣,丝毫没有在意外界注视的目光。这动人一幕的主角便是梁雪芳的母亲,在镇湖有无数绣娘像她一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刺绣事业。

  “妈妈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梁雪芳说,从记事起,她就在母亲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习劈线、穿针,仅这两项最基本的技能就练习了一年之久。“妈妈对我非常严格,绣花、绣鸟,都有固定的颜色搭配,只要用错了一根丝线,妈妈就要求我必须拆掉重来。”正是在这种浓厚、严厉的氛围熏陶下,梁雪芳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独自完成很大一幅作品。

  “1994年到2004年是我艺术创作重要的10年。”梁雪芳回忆,出于对苏绣的难舍情怀,她和丈夫辞去令人羡慕的公职,在1994年开办镇湖首家个人独资的绣品厂。当时,她接到了一个上海虹桥友谊商场的“大单子”,定期向商场输送绣品。自己的作品能够走出镇湖,事业的起步让她骄傲不已。

  不过,有一次梁雪芳去友谊商城,商场里一位营业员直言不讳地说她的作品技法不精。梁雪芳哪里肯服气,“那时在镇湖,我的绣品算好的了,事实上井底之蛙哪里知道天外有天?”不过这“天外之天”很快就展现在梁雪芳的面前,彻底改变了她的艺术创作态度。也是在1994年,她的作品参加了苏州绣品展会,她的展台和苏州刺绣艺术研究所比邻,“以前想看研究所的作品太难了,这次可算是逮着机会了,第一次仔细地做了比较,看到了明显的差距,也明白的农家绣女技艺上的不足。”

  此后,梁雪芳狠下心来提升技艺,到处拜师,孜孜求学。任嘒闲是苏州首屈一指的工艺美术刺绣大师,梁雪芳就向她的弟子学,潜心揣摩各种绣技,将乱针绣、细绣、平绣、虚实乱针绣等针法融会贯通。梁雪芳还拜多位画家、摄影家为师,系统学习了素描、油画、摄影等知识,也逐渐领悟了“意在笔先,方能笔尽意存”的艺术真谛。

  梁雪芳结合针法与丝线的特点表现画意,以针代笔,以线代色,用传统苏绣技艺演绎书画的意境,绣制的作品由形入神,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绣品成为梁雪芳对原作的感知和再创造,也让她成为了省内外知名的工艺美术大师。

  “说实话,从小就认为学刺绣就是为‘养家’而绣,但在这10年间,我才意识到只有向技艺高峰攀越,绣出自己的作品,才是刺绣艺术家应该追求的。”梁雪芳说。

  做“学者型”绣娘,工艺大师背起书包上清华

  2005年,已经很有名气的梁雪芳受新加坡佛牙寺之托,设计了寺内百龙殿大佛背景《五龙呈祥》刺绣壁画,这个7米高、8米长的“宏幅巨制”历时4年才绣制完成。虽然这幅作品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梁雪芳觉得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意识到要进步还得继续学习。于是2006年,在苏州工艺美院的推荐下,技艺上已经炉火纯青的梁雪芳背起书包走进了清华。

  在清华深造的同时,梁雪芳也一直在创作。2006年她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参与完成了毛主席纪念堂《祖国大地》大型绒绣壁画。2007年,梁雪芳又作为访问学者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纤维艺术,并和导师林乐成教授联合创作了刺绣作品《水上人家》系列,被选为了清华大学的外交礼品。

  “今天,林乐成教授给我拟定了明确的研究计划表……”在梁雪芳书桌旁厚厚一叠的笔记本中,她记录了在清华大学学习的点滴,空暇时,她就会翻出来读一读,寻找灵感。她的毕业作品《生根、开花、结果》就是听着老师讲奇妙的微观世界而受启发,在校园里观察花草树木而创作出来的,看似杂乱的纤维经过她的艺术处理后,呈现出灵动、漫溢的生命力,给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那时候,镇湖绣娘进入高校深造的很多,但是像梁雪芳那么沉浸其中的却不多。她在清华先后学了3年,期间她的艺术修养得到提升,视野更加宽阔,思维不断更新,在创作上不断突破。“在清华,我广泛地接受各种艺术流派的思想,对刺绣这门艺术也有了更多的理解,我现在不再满足于复制一部作品,我要体现的是作品的深度和思想。”

  除了艺术创作上的突破,在参与创作《祖国大地》时接触到的科技元素让梁雪芳看到了苏绣另外一种发展方向。“这件作品由中科院提供了一种防尘技术,我由此想到了能否把这项技术运用到刺绣中来。”梁雪芳说,经过6年的反复试验,梁雪芳终于掌握了在绣品上运用纳米喷涂防护技术。“经过纳米防护技术处理之后的绣品,在保证色泽、手感等品质不降的前提下,解决了传统绣品无法解决的防水、防潮、防腐等难题。”

  在中国刺绣艺术博物馆,一件装置清雅现代的立体刺绣作品《残荷》让记者眼前一亮。没有了传统装裱中采用的衬纸和玻璃,简约的边框内只有绣品。看似普通的一件绣品,经纳米技术处理后,绣品表面犹如荷叶般滴水成珠、不染尘埃。“这是我近几年在探索的《尔若盛开》系列,共做了40余幅,每幅都不一样,演绎了荷‘成、住、坏、空’的一生。”梁雪芳告诉记者,加上边框,每幅作品还不足二两重。

  如今,梁雪芳成了众多业内人士眼中的“学者型”绣娘。“她能把一根细丝分成64份,也能独辟蹊径,引入高科技,让绣品可以直接陈列,消除玻璃镜框与人之间的‘隔阂’,回归生活,为苏绣找一条崭新的道路。”苏州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叶志明说。

  “学、仿、创、承”,为发展苏绣不遗余力

  “‘学、仿、创、承’是老师教给我,一位合格的绣娘该走的道路。”梁雪芳时刻谨记着自己的恩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顾文霞的教诲。像顾老一样,梁雪芳在经历了刺绣的学、仿、创阶段后,走向了传承发扬之路。

  “顾老是苏绣界的前辈,非常仰慕她,一直有拜她为师的意愿。”梁雪芳告诉记者,顾老不肯轻易收徒,对于她这个学生她老人家经过了整整一年德艺方面的考察,试绣、暗访,才最终得到她的认可。“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不局限在技法上,更主要的是对苏绣整个行业发展的理念上。顾老虽年事已高,但依然没有停止过对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这是恩师对我的言传身教,我也要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从2006年至今,梁雪芳一直在为苏州工艺美院苏绣大专班的学生们授课,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走进苏绣的殿堂。2009年,梁雪芳的工作室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建立纤维艺术研究所织绣创新中心,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立刺绣艺术实训基地。织绣创新中心的建立让刺绣从更广阔、更现代的艺术领域里汲取养料。刺绣艺术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企业生活提供了一个平台,他们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作品,增强了实战能力。同时,梁雪芳的同时,梁雪芳的工作室也变成了联结院校之间交流的一个纽带,对镇湖刺绣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至今从苏绣大专班毕业的学生不过30余人。光靠这些为数不多的继承人,苏绣艺术的创新与发扬还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刺绣是一个耗时费力、短期内难见效益的行当,有多少耐得住寂寞、坐得下来的年轻人愿意投身于此?”在梁雪芳看来,要想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就必须从苏绣本身出发,提升它的影响力与市场效益。

  在以梁雪芳等为代表的镇湖绣娘的努力下,苏绣的知名度与市场日益扩大,一幅A4纸大小的名家苏绣市场价就能上万、甚至数十万。2013年6月,镇湖的3幅精品苏绣《缠绕》、《荷韵》、《四美图》结缘大英博物馆,被其永久收藏,成为苏绣载誉国际艺术界的又一殊荣。其中,《荷韵》正是梁雪芳的代表作。

  在中国刺绣博物馆内,梁雪芳在向记者讲解《荷韵》的“姊妹篇”《荷韵二》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枯萎凋零的荷叶就像是一个个符号,憧憬着春天的到来,孕育着新的生命,苏绣要想生命长青,拥有锦绣前程,就必须继承传统,结合当代,开创未来。”